中埃“文明之鹰-2025”演习空中加油
时间: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4日在埃及空军某基地闭幕。这是中埃两国空军首次组织联合训练,为期18天。中埃双方围绕组训模式、空战战术、空中加油等内容进行研讨交流,完成制空作战、压制防空、战场搜救、混合编组等课目训练。

参演飞机进行空中加油训练。
此次联训也是中国空军首次出动体系力量赴非洲开展联合训练,进驻后短时间内即完成装备展开、理论授课、任务规划、指控协同等准备工作,顺利实现首飞,体现了中国空军远程投送、敏捷部署和体系作战能力。
在此次演习中,中方派出了歼-10C、运油-20等战斗机参演。“人民空军”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片显示,4月28日,参加联合训练的中国空军运油-20飞机和埃及空军米格-29飞机进行了空中加油训练。
埃及《消息报》称,“文明之鹰-2025”是埃中两国军事交往的体现,旨在加强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演习取得了预期效果。报道指出,这是继去年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参加埃及航展飞跃金字塔后,中国战斗机再次在金字塔上空飞行。
半岛电视台称,“文明之鹰-2025”演习在地区和国际紧张局势背景下举行,多种武器、设备和战斗机参与其中。报道援引专家观点称,此次演习加强了埃及推进武器来源多元化的动力,使其能够避免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地缘政治集团,强化埃及更广泛的外交不结盟政策,同时为测试中国飞机提供了现实机会。埃及军事专家法拉杰表示,演习并不针对特定方,它反映了恢复军事关系平衡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