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际博物馆日|5月16日,南阳日报社“党媒帮忙团”走进汉画社区 寻迹汉风古韵 感受文化魅力

时间:

汉服游园 王蕾 摄

投壶体验 李辉 摄

汉服折纸 张飞 摄

测量血压 李辉 摄

汉画拓印 王蕾 摄

丙肝筛查 张飞 摄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6日上午9时至11时,南阳日报社“党媒帮忙团”栏目记者联合南阳市汉画馆,与20余名爱心志愿者一起走进卧龙区卧龙岗街道汉画社区,开展以“传递文博文化 了解汉代风韵”为主题的公益便民服务活动,吸引近200名市民热情参与。其中汉画拓印、投壶体验、汉服折纸、古装游园、爱心义诊等服务项目,深受市民欢迎。

当天,市汉画馆工作人员带来了一系列兼具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色活动,带领市民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汉画拓印区,文保老师李冬欣身着汉服,一边现场演示传统拓印技法,一边向市民讲解技巧。只见她熟练地刷墨、铺纸、轻敲,几分钟后,一张“舞乐百戏”汉画拓片清晰呈现,大家惊叹不已,纷纷跃跃欲试。市民李女士第一个进行尝试,当把首个拓片作品——双手拉弦、口含利箭的“汉代武士”完成时,她激动地说:“我第一次体验汉画拓片制作,不仅了解了汉画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近距离感受了汉文化的魅力,这个活动太有意义啦。”

不用针线,一张彩纸就能让你“穿”上汉服!当天,汉服折纸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参与。文保老师李皓祺围绕汉服“上衣下裳”的经典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解折纸过程中的裁剪、对外折、对内折等技巧。

社区居民王巧枝和朋友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手中的折纸跟着老师的示范不断变换形状。交领、右衽、裙裾……不一会儿工夫,各式汉服顺利完成。王巧枝高兴地说:“原来汉服的样子还能通过折纸表现出来,太有趣了。我们在折叠的过程中认识了深衣、襦裙的形制之美,真是长知识啊。”

拿起竹箭,瞄准铜壶,体验汉代贵族的宴饮趣味。现场,参与古人礼乐游戏“投壶”的市民络绎不绝,不时传来喝彩声。市民张先生多次试投后,终于找到感觉,十箭投中六箭,“原来汉代的娱乐项目也大有学问,力气大小和弧度掌控全在细节。等节假日,要喊上亲戚朋友都来了解投壶文化,大家一较高下。”

活动现场,市汉画馆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市民准备了各种款式的汉服免费试穿。大家身着汉服,穿行于汉画馆中,个个秒变“画中人”,古风大片随手可拍。

“汉服一穿,庄重典雅的气质立马上身,背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双手端于胸前,走路时也显得彬彬有礼了。”社区居民周新娟笑称,跟随身着古装的讲解员徜徉于汉画像石展厅中,一行人仿佛梦回汉代,来了次穿越奇妙游,“党媒帮忙团”策划的这个活动实在是太赞了。

活动当天,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余位专家,给市民送上健康义诊服务。

丙肝、乙肝筛查区,肝胆中心医师曹立颖两个小时里为30余位市民进行了检测。她提醒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眼干眼涩多与肝阴不足、肝肾亏虚有关,可选取耳穴中的‘肝’‘肾’‘眼’等反射区进行贴压。”中医科医生小渠一边讲解,一边用探棒精准定位,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相应穴位上。她告诉市民,耳穴贴压后每天按压3至5次,每次每穴揉按1至2分钟,能起到疏肝明目、调节眼疲劳的作用。

陈女士近期常感眼睛酸胀,小渠为她贴压完双侧耳穴,现场按压数分钟后,她表示:“耳朵微微发热,眼睛好像没那么干了,中医真神奇。”

“大爷,您慢慢躺下,头部向上抬。”超声医学科医师朱晨晨从活动一开始就忙个不停。5分钟左右,超声检查完毕,他细心地问道:“您平时有头晕症状吗?血压血糖血脂高吗?您可以到义诊区,找神经内科医生进一步咨询。”

当天上午,朱晨晨为20余位市民做了颈部血管与甲状腺超声检查。他告诉记者:“‘党媒帮忙团’的活动贴近民生,我们很高兴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只要群众需要,一定会积极参加。”

“公益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博物馆文化传承市民参与其中,在互动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当天,汉画社区党支部书记魏震也带领社区党员组成的志愿队,忙前忙后做好保障服务,为推介历史文化注入爱心力量。

全媒体记者 王蕾 李辉 张飞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