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利公安城关派出所 | 深化“挨户防”基层治理 绘就平安新画卷

时间:

2025年以来,平利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锚定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积极推行实践“挨户防”工作模式,主动靠前履职,扎实推进基层基础警务工作,持续筑牢辖区平安稳定根基,以实干笃行的担当,精心描绘“派出所主防”的平安画卷。

一、织密联调网,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将做深做实“挨户防”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构建村、组、户“三级防长”体系,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纳入“户防区”“组防区”“村防区”及各网格日常巡查核心清单,推动治理触角向最基层延伸,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自“挨户防”工作开展以来,共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0余起,化解率100%,有效将各类隐患处置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筑牢辖区平安稳定防线。6月20日,某小区居民刘奶奶因家中衣物被邻居走失的宠物撕咬受损,与邻居产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户防长陈大姐发现矛盾后,第一时间通过“三级防长”体系上报线索,民警迅速响应,联合各级防长赶赴现场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民警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邻里和谐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不仅就损失问题达成一致,更承诺加强日常沟通、增进邻里理解,从根源上避免类似矛盾复发。此次矛盾的快速化解,不仅彰显了“挨户防”工作模式的高效与实用,也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对基层警务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二、筑牢防控线,安全守护“无死角”

在抓实矛盾化解的基础上,以“挨户防”模式为依托,同步深化源头防范与主动治理。组织民辅警联合“三级防长”、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逐户走访采集基础信息、宣传法律法规、排查安全隐患,累计走访居民1000余户,排查并整改消防、燃气等安全隐患3处,有效降低辖区安全隐患发生率。

7月27日,辖区居民陈某在日常出行中,发现所住单元楼梯道内堆放了部分易燃杂物。这一情况让他立刻记起民警与“村防长”此前反复强调的安全警示:“易燃杂物随意堆放,极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潜藏重大风险隐患!”本着对自身及邻里安全负责的态度,陈某第一时间将该情况上报给村防长。村防长即刻对接辖区民警,双方联动赶赴现场,通过耐心劝导杂物堆放者,及时清理了楼梯道内的易燃物品,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单元楼内居民的居住安全。

“群众发现-防长联动-民警处置”这一快速响应机制的高效运转,畅通了安全隐患的发现与处置渠道,深度整合了民辅警、“三级防长”、网格员、志愿者及群众的多方力量,形成了源头预防、快速响应、协同处置的闭环治理体系,为持续巩固辖区安全稳定局面、筑牢平安建设根基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激活新动能,平安建设“齐参与”

坚持问题导向,以“挨户防”工作为核心抓手,联动街道、社区、村组凝聚多方合力,构建起全域覆盖、多元参与的治安防控新格局。以“挨户防”机制为纽带,整合村、组、户“三级防长”力量,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形成“民警带队、群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立体化防控体系,让治安防线延伸至每一户、每一楼、每一片区。“挨户防”机制的深入推进,让群众从治安防控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今年6月,户防长刘大哥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有人在小区楼下拉拽车门、疑似实施盗窃,立即通过“挨户防”联络群向派出所民警上报,精准提供嫌疑人相关信息。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走访调查,结合刘大哥提供的线索,第一时间锁定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为车主及时挽回损失。“以前总觉得安全是警察的事,现在才明白,自己也是治安防线的一分子。”刘大哥的真切感慨,道出了“挨户防”机制下群众治安意识的转变与共治力量的凝聚。

今年以来,该所依托以“挨户防”为核心的立体化防控体系,辖区盗窃、诈骗等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为辖区平安稳定筑牢了坚实基础。城关派出所将持续深化“挨户防”基层治理模式,聚焦“主防”职能,不断优化警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用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守护辖区平安。(通讯员:宋安姣)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