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古训新韵话邻里 文明新风润宝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邻里+”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时间:

“《论语》讲‘里仁为美’不仅是择仁而居,更需要我们人人践行仁德,共建守望相助的邻里共同体。”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宣传统战委员王泓淇道出创建“邻里+”品牌的初心:“我们要让千年古训走出书本,落到生活实处——让‘仁德’成为乡村治理最坚实的地基,让‘邻里情’化作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如今,宝山镇的生动实践正为这一理念写下鲜活注脚。一股由“邻里学、邻里帮、邻里和、邻里颂、邻里乐”汇聚而成的文明新风,如春雨般悄然浸润着这片土地。从云端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农家院落到议事厅堂,传统智慧被赋予时代新义,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善治力量,绘就了一幅“邻里相亲、乡村和美”的动人图景。

“邻里学”:田埂飘书香,理论润心田,共筑文明根基

“大爷,快看这个“数字人”讲得多明白!连‘高质量发展’都变成咱庄户话了!”黄山后村文化广场的树荫下,村民李大姐举着手机,屏幕里“宝先声”虚拟宣讲员正在用地道的乡音,把党的创新理论化作带着“泥土香”的家常话,这是宝山镇深化理论宣讲的生动实践。21场“云宣讲”覆盖全镇44个自然村,曾经“高大上”的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知识传播不止于云端。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果先锋”宣讲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果树大棚。通过“点单宣讲”模式,服务精准对接需求,从防虫妙招到文明公约,在锄头与泥土的碰撞间、在家长里短的交流中,知识普及与共识凝聚悄然发生,文明的根系在邻里共学互促中扎得更深、更牢。

“邻里帮”:互助成风尚,新风拂面来,传递文明温度

“小李啊,我家儿子下个月结婚,听说现在提倡简办婚礼,可我这心里总没底,你们能给说道说道不?”面对村民王大叔的困惑,“宝新风”帮办团志愿者小王笑着拉他坐下:“大叔您放心,咱‘婚俗改革大讲堂’专门讲这个,还有‘家庭恳谈会’帮您和亲家沟通,保准让孩子们办一场既体面又省钱的文明婚礼。”在宝山镇的婚俗改革一线,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宝新风”帮办团、“新风志愿队”“老兵宣讲团”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穿梭于农家院落、街头巷尾,用乡音俚语传递互助文明。此外,宝山镇还开展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活动,把“健康+普法”的双重守护搬到村民的家门口,让“邻里帮”成为“健康乡村”“文明乡村”建设最温暖的风景线,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在乡土脉动中历久弥新。

“邻里和”:议事解疙瘩,积分燃热情,守护和谐家园

尚庄村“睦邻议事厅”里气氛热烈,村民老李拉着退休干部赵大爷的手:“老哥,你看咱村这灌溉渠的事,到底是按老规矩分水,还是新修个管道?你在村里威望高,可得帮着拿拿主意。”“别急别急,”赵大爷拍拍他的肩膀,指着围坐一圈的“智囊团”,“咱这‘专职网格员+退休干部+返乡青年’的议事模式,就是要把大家的想法都摆出来,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

这种接地气的议事模式,让网格成为化解矛盾的“前沿哨”、凝聚民心的“连心桥”,曾经可能引发纠纷的小事,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中变得顺顺当当。村里还建起了村民善行义举量化积分体系,用看得见的激励点燃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如今,13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一线,让和谐之花在邻里间悄然绽放,村庄治理也从“干部唱独角戏”变为“群众当主人翁”。

“邻里颂”:星光耀乡野,德善汇长河,引领崇德向善

“听说了吗?咱村的王大叔被评上‘身边榜样’啦!今天要去镇上做报告呢!”一大早,宝山镇的村民群里就传开了消息。这场劳模精神宣讲会,邀请了2名全国、全省劳模和10名“身边榜样”同台分享,他们那些沾泥土、带露珠的奋斗故事让村民们深受触动。

今年以来,宝山镇打造“宝山拾宝”好人故事征集活动,扩容正能量事迹库。征集令一经发布,村民争当“道德星探”,积极推荐身边好人。截至目前,已有19条“道德之光”线索被记录。这些“身边榜样”的故事,通过广播、宣传栏广泛传播,“学榜样、做好人、行善举”,日渐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的新话题、行动自觉的新风尚。点点凡人星光,正汇聚成照亮宝山沃野、滋养乡风文明的德善长河。

“邻里乐”:古韵醉心田,薪火传青苗,厚植文化沃土

“婚事新办不铺张,省下钱来孝爹娘!……”傍晚的霞光刚染红天际,大窝洛自然村文化广场就热闹了起来。舞台上,精彩的秧歌小戏吸引了近百名村民驻足。演员们以细腻的表演,将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新编移风易俗剧目《我们结婚了》正演到精彩之处,村民王大爷看得入了神:“这么多年了,还是地秧歌最对咱庄稼人的胃口,演的都是咱老百姓的故事!”台上演绎着百姓故事,台下沉浸着乡土情怀。

以“大地流彩·青岛市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为主线,宝山镇全年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不断:元宵节舞龙舞狮锣鼓喧天,“三八”妇女节文艺汇演绽放巾帼风采,累计举办全民阅读分享会、扇舞秧歌培训48场、公益电影放映93场次,让文化的种子撒遍田野乡间。更令人振奋的是,镇文艺队伍编排的《说说彩礼那些事》等5部原创作品,以鲜活形式传递文明理念,在新区民间艺术展演中赢得满堂彩。非遗进校园、研学游活动,让年轻一代在触摸历史根脉中增强文化自信与乡土认同,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从共学互促的田间地头,到守望相助的农家小院;从集思广益的议事厅堂,到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宝山镇的“邻里+”实践,以文化人、以邻为亲,生动诠释了乡风文明是乡村治理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展望未来,宝山镇将持续深耕“邻里+”品牌,让“邻里共融”的理念内化为日用不觉的温情,升华为乡村发展的密码,让“里仁为美”的古训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画卷上,挥洒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文明之光。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滕丹宁 通讯员 张蔚